一砖一瓦之于屋,一草一木之于山。拿我们最常见的木质家具来说,我们要看到整体之美,也不要忽略了它的“关节”,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——“榫卯”的原型。 榫卯也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技艺,它是一种木结构的结构连接方式,一凸一凹,凸的地方叫做“榫”,凹的地方叫做“卯”。正如八卦一阴一阳,也有“道”的架势。我们所见的一件件的艺术品,小到家具,大至建筑,都离不开它。 
一座座古代宫殿,它的柱、梁、枋、垫板、桁檩、斗拱、椽子、望板等基本构件本是相互独立,正因为有了这种结构才浑然一体;一件件精致家具,它的背,垫,扶手,等结构也是独成个体,也是因为榫卯,为我们所用。 
几十种不同的“榫卯”,按构合作用来归类,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: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,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,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。如“槽口榫”、“企口榫”、“燕尾榫”、“穿带榫”等。 
另一类是作为“点”的结构方法。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,成角结合,交叉结合,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。如“双榫”、“双夹榫”、“半榫”、“通榫”等等。 
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,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,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。如常见的有“托角榫”、“长短榫”、“抱肩榫”、“粽角榫”等。 
发现了它的精湛,就要传承,因为传承本身也是一种美。 |